69式坦克,中国装备最少但是出口最多的一代主战坦克
59式坦克是新中国建国后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仿自苏联的T-54A坦克。而69式坦克则是新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主战坦克,虽然外形和59式坦克很像,但是在主炮和火控方面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59式坦克
中苏关系破裂后,由于在新一代坦克设计方面无法再获得苏联的技术援助,我国要重新研制一款颠覆性的主战坦克明显缺少足够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成熟的59式坦克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充分利用59式坦克的底盘,把研发重点集中到火炮和火控方面,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毕竟重新研发一款完全不同的主战坦克对于我国当时的条件来说明显风险过大,但就是这样,69式坦克的研发依然经历了十几年漫长的过程,而且充满了坎坷。
69式坦克
617工厂在1963年之后就开始了69式坦克的研发工作。1966年,617厂试制出首台样车。与59式坦克相比,69式坦克车体总体布置没有变化,战斗全重只增大了0.5吨到36.5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1、100毫米的中国版D-10T线膛炮被一种新的100毫米滑膛炮取代;2、增加了红外探照灯和国产第一代激光测距仪;3、59式坦克上的的520马力柴油机换成了更强大的580马力柴油机。但当时69式主战坦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没有达到军方的期望,主要问题是新一代100毫米滑膛炮精度不如原来59式坦克上的线膛炮,而且由于加工质量差,射击后炮管内残留物过多,而且威力也完全无法应对当时苏联和西方的主战坦克。
69式坦克标志性的100mm滑膛炮,炮管抽烟装置和59式明显不同
69式坦克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是1969年,在当年爆发的中苏边境冲突期间,我军俘获了一辆苏联T-62主战坦克。随后对缴获的坦克进行了检查,并仿制了其一些部件,例如苏联Luna 红外探照灯系统和改进的保护衬里,并将其集成到69式坦克的设计中,发展出了69-I式坦克。
在珍宝岛被我军俘获的苏联T-62坦克
80年代初针对外贸市场又发展出了69-II式坦克,并成为中国出口最广泛的坦克型号,在80年代初与伊拉克签订了69-II的出口订单。617厂于1981年在69式坦克基础上完成设计并在当年投产,1982年通过鉴定。69-II换上了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首个生产版本于1982年交付。与最初的69式坦克相比,其改进包括:100mm滑膛炮被放弃,又换回了技术成熟的100mm线膛炮,并对弹药进行了升级,同时还对火控系统进行了升级,包括激光测距仪(覆盖范围从300m到3000m)、弹道计算机和新型双向火炮稳定器。发动机换成了新型的580马力发动机,发动机马力不变,但具有改进的机油滤清器,改进的燃油管道和改进的冷却系统。这款发动机及其5档变速箱使得36.7吨重的69-II在公路上能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越野速度则为30-32公里/小时,作战范围约为440公里。
69-II坦克原型车
从1982年开始,69-II坦克大量生产,并广泛出口。据估计,从1982年到1985,大约生产外销了三千多辆69-II式坦克,换回了十几亿美元的宝贵外汇,对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困难局面的我国军工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当年开足马力生产69-II中型坦克的场景,这些带有迷彩的坦克都是外贸产品
主要的销售国家有:
伊拉克(2200辆左右,两伊战争时期购买,大部分在与美国的战争中被摧毁,包括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伊朗(大约200辆,当时和伊拉克处于战争状态)
泰国(1987年,他们购买了大约50辆坦克,后来在1988年使用它们对抗越南,2010年25辆退役用来建造人工鱼礁)
巴基斯坦(400辆,许可生产的型号,称为69-IIM型,换装了105mm坦克炮)
伊拉克69-II坦克
泰国军方将25辆退役的中国69式坦克坦克运到南部,沉入位于曼谷以南750公里的陶公府外海建造人工鱼礁
我军对69式坦克的性能一直不甚满意,最终只装备了两百辆左右,但是有意思的是69式坦克却成为中国出口最成功的坦克,而且还在1985年获得了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