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水月寺
水月寺是以前沧州最有名的一座寺院。始建于953年,五代后周年间,位置在今天的南湖公园附近。明宣德十年僧人泽安移建于城北盐场东侧。此后,水月寺又经历了三次重修,这座寺庙渐渐进入鼎盛时期。
据《沧州志》记载:“水月寺旧在城外西南隅观灯桥之东。周广顺中建,明宣德十年僧泽安移建于城北盐场东偏。正统年建千佛阁,嘉靖年铸造大佛三尊,高丈六尺。清康熙五十七年,僧辉一重建。雍正七年复修,乾隆五十四年,州人宋成文、董宝仁、王维桢、陈芳楷等重修寺内十方院。光绪二十一年,驻防(乐)军统领提督军梅东益等又重修。琳宫梵宇焕然一新,正殿大佛三尊皆金身……可谓吾邑之冠。”
传说,水月寺的得名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场洪水。当时洪水泛滥,运河水位猛涨,并在盐场附近决口。可是,大水经过水月寺的时候,竟然越寺而过,水月寺也毫发无损。故以谐音更名为水月寺。大家都说水月寺有神灵护体,也有人说水月寺里有一颗避水珠。
水月寺最初是一小庙,香火不盛,寺内方丈性然,为重修并扩大庙宇,曾断手化缘以表诚心。经过五、六年时间,他在市内各商家铺户和周围各乡村大户人家,化得一笔巨资,同时得到驻防沧州的统领导范天贵及梅东益等的大力支持,开始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壮观,气势更加宏伟。整个水月寺有山门(前殿)、次殿、大殿、后殿为三进院落,均有东西配殿。水月寺坐北朝南建造,寺庙周围是荒地和苇坑,没有人家。寺庙分为前殿(山门)、次殿、大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两侧为厢房,山门两侧各开一便门。每逢初一、十五,水月寺山门大开,善男信女来这里请愿、祈福。而平时的日子里,山门关闭,僧人只走两侧的偏门。
山门门匾上便是当时驻沧统领范天贵手书的“水月寺”三个大字。
山门两侧是泥塑的“哼哈二将”。两尊神像身躯魁伟、横眉怒目,身高约两丈,几乎头顶屋脊,十分威严。哼哈二将相向而立,东面的一尊为密执金刚,两臂托一大杵,瞠目闭口,表情显“哼”状;西面的一尊为罗延金刚,杵头触地,怒目张口,表情呈“哈”状。
走出山门,就来到了次殿,当中有相背而塑的两尊大佛,朝南端坐的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朝北肃立的是顶盔披甲、手执紫金降魔杵的韦陀。两侧还有四大天王塑像,个个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由此殿穿堂而过就是水月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大殿坐落在一丈多高的台基上,殿高十多丈,登上七步台阶,殿前平台正中放置一高约五丈的铁铸大鼎。殿内正中有三尊的神像,由东而西为南海观音、如来佛、文殊菩萨,高约一丈六尺,面前的供桌有香炉、蜡扦、佛磬之类,大殿两侧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的墙壁绘满壁画。壁画展现的是佛教故事,烟云飘渺、海岛仙山、奇峰古洞、流云飞瀑……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绕过大雄宝殿往北就是后殿,后殿内正中供奉铜塑千手观音,精美绝伦。千手观音铜像两侧还有数尊石刻佛像。
寺院香火极盛,周围甚至更远处的人们都来这里拜祭祈福。水月寺成为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地标。成为是京、津、冀、鲁的文化活动中心,曾有“天下第一关,地上无二寺”的美誉。
1948年水月寺遭到大规模破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损毁。
水月寺这座千年古刹早已经荡然无存,但它以独特的方式仍让沧州人念念不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